在科學技術發達的今天,計算機、手機的使用已經全面取代了算盤。算盤也早已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而最近聽到關于它們的訊息,則是頻頻在各拍賣市場上拍出天價的新聞。一時間算盤成了收藏市場的“寵兒”。大家猜驚呼只存在于童年模糊記憶的老算盤竟然那么值錢!
【海南黃花梨算盤】2010年一件海南黃花梨算盤,成交價拍出了16.8萬元,引起廣泛熱議。
【清代碧玉算盤】2011年8月,北京中嘉拍賣會上,一件清代碧玉算盤以160萬元成交,創出算盤成交最高價。
在古代,算盤不僅是“賬房”的隨身之物,更是許多文人、富人乃至官員及貴族都會隨身攜帶用于計算的必備之物。也正因如此,常被當做象征富貴的吉祥物 為人們所推崇。
▼小葉紫檀的算盤:
從藝術品拍賣的角度來看,名貴材質的算盤更有市場。首先要看算珠和邊框的材料,金屬類的算盤可分為金、銀、銅、鐵、錫;此外還有玉、水晶、寶石和大理石,以及瓷、竹和名貴木料。除了這些主角的材質,連串算珠的檔子也有高低之分,名貴的算盤配有牛筋、銀、銅、紅木等。收藏木質算盤時,尤以紫檀、紅木和花梨木這些名貴木材制品為上乘。
▼黃花梨算盤:
2013年12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在阿塞拜疆巴庫通過決議,將珠算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著珠算申遺成功,一些年代久遠的算盤成為文物收藏的新寵。
▼楠木算盤:
現在的古玩市場上,能夠存世的明清算盤還是較少,更古老的算盤更是難得一見。老算盤上面大部分都沒有刻字銘文,主要看木頭的年代老舊、算盤珠子和邊框上的包漿,收藏者很難判斷算盤的年份。
▼紅酸枝算盤:
一般來說,明代宋式籐檔較為珍貴,明代無漆、椑接、無釘、屜板及清代屜板紅木算盤較為珍貴。但由于算盤收藏還是相對冷門,很多藏友的知識儲備點也還不夠,因此在選擇收藏算盤時,應做足功課。尤其謹記收藏老算盤的三原則:一是年代越久越好、二是材質越特殊越好、三是有顯著特色的更好。